2025年1月8日,第五屆蜂巢能源電池日在成都成功舉辦。期間蜂巢能源正式發布具備超快充電、超長壽命等多重優勢的蜂行電池。全面開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快速進階時代。
全新技術加持,最大程度解決新能源用戶補能焦慮
隨著新能源車逐漸成為乘用車市場主力軍,動力電池的負面體驗問題也日益凸顯。續航短、補能慢、低溫衰減等痛點,成為影響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關鍵。蜂行電池通過多項行業領先技術創新與新型材料的應用,讓車主徹底告別以往新能源車型因純電續航短而帶來的頻繁充電煩惱,進一步解決用戶補能焦慮。
亮眼的續航和超充性能背后,是技術研發的持續突破。對此,蜂巢能源在此次電池日發布會現場具體介紹了蜂行電池的技術創新。
高密度、超快充,蜂巢能源技術引領行業快速進軍6C充電時代
蜂行電池采用了正極四級配伍技術通過表面包覆超導有機碳層,降低正極界面阻抗10%,促進了離子的高速化遷移;負極微晶重組技術則通過原料微晶尺寸調控及新型功能包覆劑,縮短了鋰離子脫嵌路徑,提升了擴散系數,使快充能力提升了15%;而LFP超導電解液技術則采用低阻抗添加劑和高電導率溶劑體系,為離子遷移提供了快速通道,降低了鋰離子去溶劑化能20%,使離子電導率提升了30%。
此外,蜂巢能源還在國內首創非對稱結構熱復合專用隔膜,實現飛疊多孔骨架結構設計和多點位鋰離子傳輸,使得離子電導率提升40%。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蜂行電池的能量密度高達185Wh/kg,并具備了6C充電倍率,極大提升了電池的充電效率。
同時,為應對隨之而來的發熱問題,蜂行電池通過具有上下雙層冷卻+液冷電氣設計的多重溫控技術來提升系統換熱效率,同時,還引入低阻抗電連接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新型的鍍層技術和低阻抗控制使得電池的接觸阻抗降低50%,智能保險的主/被動切斷策略可以打造毫秒級的高壓安全防護,使得電池的切斷響應速度提升80%。充電能效提升3%。通過減小發熱量、增加換熱效率,并智能控制電池溫升,蜂行電池僅需8.5分鐘即可實現10%-80%的SOC充電,充電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15年60萬公里超長使用壽命,徹底打破“電車不耐久”桎梏
為提升蜂行電池的使用壽命,蜂行電池不僅采用正極界面防護技術,通過在表面包覆高穩定性、高孔隙率導電碳層,形成了穩定的保護盾,減少了循環過程中材料的破碎,還引入負極雙晶相調控技術,通過對前驅體和晶胞尺寸的雙調控,來降低石墨膨脹并提升鋰離子擴散動力學。此外,蜂行電池還應用了“高強度-界面自愈”電解液,在負極界面形成了兼具“熱力學穩定+高模量”的復合結構SEI,并結合界面自修復技術,使電芯壽命提升了20%。
系列先進技術和材料的應用有效控制了電池活性鋰的消耗,提高界面的穩定性,使得蜂行電池的循環壽命超過5000圈。再配合蜂行電池智能充電管家、電池健康管家、云-車協同管家三合一的智能控制策略,使得蜂行電池具備15年60萬公里的超長使用壽命。
多項技術加持,蜂行電池憑本事守住安全底線
此外,在CTC(電芯直接成組到車身)/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憑借其集成度、空間占用小等優勢,成為高端乘用車的趨勢之后,CTC/CTB的電池拆解返修困難等問題又對電池的壽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得益于蜂巢能源的三代短刀電芯和全新升級的飛疊熱復合工藝,蜂行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高了2%-4%,同電量下可多釋放5mm 的Z向空間,在CTC架構,蜂行電池的電芯具有結構承載性,更匹配CTC地板踩踏場景,熱失控時的火焰和煙氣不會直接沖擊上蓋和地板,有效提升了乘員艙的安全性,也使得蜂行電池成為最適合CTC架構的短刀電池解決方案。
短刀之王技術立身,以實力再塑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新標桿
在成為短刀之王、裝機量全球第一之后,蜂巢能源憑借自身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持續創新實力,打造出了充電更快、壽命更長、使用更加安全的蜂行電池,滿足了消費者對快速充電、長續航、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更為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引領著動力電池行業向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續的未來發展。隨著蜂行電池的上市及裝機量的增加,必將進一步坐實蜂巢能源短刀之王的稱號!